印刷是一門以顏色理論為核心的工業。現在的印刷品除了使用四色油墨外,專色油墨也較高頻率的使用,尤其是在絲網印刷和凹版印刷中更為突出。有的時候專色油墨是可以通過直接購買來進行印刷,有時候則出于成本或特殊墨色的要求需要由原色油墨調配來得到。一般來說調配油墨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依靠儀器(如密度計)或色譜的比例得到的基礎數據來調配,一種是由機臺的操作人員依靠經驗直接進行調配。后種方式目前較為常用,但對于印刷操作人員的經驗要求相對較高。如何快速掌握這門技術,是初涉印刷行業者的期盼。
國內大多數開設印刷專業的職業院校都開設有調墨實訓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對顏色的感覺,掌握油墨調配的技術。
筆者作為一名職業院校的實習指導教師,就本人在調墨實訓課程一線的教學經驗,認為掌握油墨調配的重點是把握好“精”、“博”、“行”三個方面。“精”和“博”是全面的掌握調墨的專業理論知識,“行”是要通過一些實際操作,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下面作一簡單闡述。
1 “精”:突出調墨實訓教學中的理論精華
學生在參加調墨實訓之前須學習過《印刷色彩學》課程,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所以,在調墨實訓教學中,教師要把握與實際應用關系密切的重點理論,講解要透徹。
1)油墨顏色調配的色彩學理論:色料減色法混合
y+m=r,y+c=g,m+c=b,y+m+c=bk
c、m、y是色料的三原色,不能由其它色料混合而獲得。間色是指由兩種原色料混合得到的顏色,典型的間色是r、g、b,還包括y、m、c色料兩兩進行不等量混合得到的顏色。復色是指三種原色料混合形成的顏色。互補色是指兩種色料混合后如果是黑色,則這兩種顏色為互補色,最典型的三對互補色是y—b,m—g,c—r。
包裝印刷中通常使用專色,專色是指某一種顏色不是用四色疊印,而是需先專門制作一塊印版,專門調配顏色,一次性印刷出來的顏色。其特點主要有:通常用在印刷色彩要求高的場合;通過使用專色油墨擴大色彩復制的范圍;有些色彩是通過四色印刷無法得到的;使用專色還可以解決色彩套印不準的問題。專色油墨的調配是調墨實訓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實訓指導教師必須對學生重點講解和聯系調配專色油墨。
專業油墨的調配方法:看樣色目測判斷,通過經驗調配,也可以依靠色譜的比例來調配。但是印刷色譜表示色彩的數量有限,色譜中色彩受紙張、油墨及印刷條件影響較大,隨時間推移,油墨紙張的理化性質會發生變化,影響色彩的使用價值。
2 “博”:旁征博引,聯系相關理論知識
既然顏色科學是印刷的核心,那在調墨實訓教學中就可以引入理論課程中與顏色表現相關的部分。如《印刷材料》課程中紙張性能與顏色表現的關系,油墨適性調整劑對油墨的影響,《印刷工藝》中通過密度計的測量來計算油墨的色彩要素,色序的安排對油墨的影響等,讓調墨實訓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動手操作上,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或者我們可以運用實際操作中的經驗,不同印刷適性的紙張對油墨的呈色效果;各種油墨添加劑對油墨的性能影響;油墨本身性能的特點;車間工作環境的影響;印刷色序安排與最終顏色效果的關系等等,當然這些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積累。
1)掌握與顏色表現相關的因素
①紙張因素
紙張對油墨的呈色有密切的關系,如紙張的平滑度、白度。在實訓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讓學生使用同一種顏色的油墨,打在平滑度和白度不同的刮樣紙上,觀察顏色的區別。
②工藝因素(如潤版液的使用)
在印刷過程中,工藝因素的變化會影響墨色的表現,如潤版液濃度和ph值的變化等。
③油墨適性調整劑的添加
油墨適性調整劑本身不是無色透明的,加入到油墨中,會影響油墨的色相。所以在多色印刷中不宜添加,需要添加的時候因考慮油墨適性調整劑對油墨黏性的影響,一般加到最后一色里。
④光源的影響
日光是觀察色彩最好、最合適的光源。但是日光照明存在缺陷,它受地域、季節、天氣、時間變化的影響,國際標準iso3664規定,觀察色樣(透明、非透明)應該統一使用d50標準光源(d:光源模擬日光,50:色溫值是5003°k)。練習過程中的光源盡量與印刷環境的光源保持一致,這樣有助于提高顏色敏感性的精確度。
⑤色序的安排
四色印刷的基本色序是bk→c→m→y,印刷色序的不同,最終印品的顏色效果也會存在一定的差距。
2)注意事項
①觀測印品顏色時,要使用標準光源。
②調墨中所用的刮樣張要與承印物相同。
③在實訓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要避免浪費,養成良好的生產習慣。
④深色墨調配:只用原色墨調配,不加入任何沖淡劑的,統稱為深色墨的調配。調配方法是在原色墨中不斷添加輔色墨。
⑤淺色墨調配:凡加入沖淡劑所調配成的油墨,統稱為淺色油墨。其調配方法決不可在原墨中加入沖淡劑來調配。因原色墨在沖淡劑中展色能力較強,而且各原色墨的著色能力不一,一般的規律是黑>品紅>青>黃,故容易造成色相不準和浪費油墨。一般采用在沖淡劑中逐漸加入原色墨來調配,而且是先小量地適調,待色相符合要求后,再按比例擴大調配印刷所耗用的墨量。簡言之:以沖淡劑為主,添加原色墨,深色往淺色里加。[next]
3 “行”: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并對所調色樣進行分析和測量
通過操作訓練,掌握油墨調配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初步具有分析、解決所調顏色色差等問題的能力。
1)調墨步驟
①熟悉所用油墨和紙張呈色性能。
②分析目標色,確定其構成的基礎色、輔助色,并初步確定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
③以基礎色為主,逐漸添加輔助墨。
④逐步修正色相,運用補色理論糾正色偏。
⑤每種專色墨配色都應有詳盡記錄,以備下次調配時查詢參照。
注意:操作中用到的紙張、油墨、添加劑等應于樣張印刷過程中使用的保持一致。
2)色彩的測量
印刷行業中顏色測量可分為對比目測法、密度測量法和色度測量法三種,這三種測量方法均可在調墨實訓課堂上實現。
對比目測法就是采用標準色樣與參考色樣進行直觀比較,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讓學生了解對比目測法中光源的色溫與顯色性、觀察面光線的強度(照度)與均勻度、觀察環境和觀察角度對顏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改變觀察顏色的光源和環境,讓學生觀察油墨呈色的變化。
關于密度測量法的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反射密度計的使用方法,還要掌握密度測量的意義。對指定油墨來說,密度大小說明墨層厚度大小。在一定范圍內,墨層厚度增加,實地密度值也隨著增大,印刷過程中網點擴大明顯增加,由此控制墨層厚度和網點擴大,進而控制色調。通過所測數據與cy/t5-91標準的對比,掌握對膠印產品的要求(見表1)。
密度計的使用范圍有限,測得數據僅局限于印刷領域,不能與其它色彩應用領域的數據進行交換。
色度測量是根據色度學原理,獲取色彩的色度信息的測色方法。色度測量使用的儀器是分光光度計。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色度測量,掌握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方法以及分析所測數據。
常見的色度測量有yxy、lab及色差測量。
yxy測量方法中,y表示亮度,x表示紅色的數量,y表示綠色的數量。lab測量方法中,l表示明度,a軸是紅綠軸,b軸是黃藍軸。
色差的測量:兩種色彩看上去有差別,則稱這兩個色彩之間存在著色差,色差用δe表示。
色差非常直觀地表示出了兩個色彩在視覺上的差異。可以看出色差數值越小,色彩間的差異越小,反之則越大,兩個色彩外觀相同,則色差δe=0。色差所表現的視覺感受見表2。
4 結語
油墨的調配是印刷工作者必備的技能,作為職業技術學院的實習指導教師更有責任上好調墨實訓課程。通過“精”、“博”、“行”三段式教學,能更好的讓學生掌握調墨及色樣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為將來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福建泉州石湖港入境美國廢紙超9萬噸影響上光質量的因素有哪些?五年后3D打印機會像電視機一樣普及嗎?3D打印還未普及 4D打印就著手研發什么是印刷油墨清洗的必備柔版印刷 您正確的伙伴選擇現代企業管理需要重視人際關系ColorPilot控制系統在海圖印刷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