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剛剛開始普及的十幾年前,我們就已經聽到過這種“預言”:人們將不再看報紙買雜志,出版社將面臨倒閉,書店將無人問津,紙媒將逐漸成為歷史長流中文化的墓志銘。
而這確實也是真實發生的。報刊亭逐漸成為賣水賣雜物的小雜貨店,書店轉型成咖啡館,而一些老牌的紙媒也難以守住自己的百年招牌瀕臨破產(貝佐斯收購華盛頓郵報)。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崛起,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盛行,紙媒似乎已經難掩頹勢,無力回天。
令人費解的數據
就在上個月末,crain’s newyork business刊登了一篇《紙媒畢竟未死:雜志出版紀錄上漲》,稱2014年第一季度對美國雜志業是一個“特別樂觀和值得看好的時期”。文中提到,第一季度全美有35本新雜志出版(遠高于去年的23本)和10電子刊物上線(去年同期4本),并且業界稱這些新雜志“質量上乘到令人驚訝”;除了新雜志的出版數量高于去年同期,文章聲稱“主流出版人和廣告商已經發現在現今飛速增長的互聯網世界,紙媒依舊屹立不倒。”這不僅說明了廣告商在紙媒上的投入并未減少,而且前景依舊看好。
有意思的是,在一個多月以前,crain’s剛剛披露了《2013年下半年雜志銷量下滑》,并且對紙媒持悲觀態度。文章中提到,2013年下半年報刊亭雜志銷量下滑11.1%;雜志電子版雖然同比上升37%達到1080萬,但是依舊只占紙媒總體的3.5%。
僅僅一個半月,難道市場就有了這么大變化?如果根據2013年雜志銷量的走勢,紙媒確實在一路下退,那又是為什么會有越來越多的新雜志進軍市場呢?
衡量標準的轉變
在紙媒的傳統時代,報刊亭newsstand的零售銷量是衡量雜志影響力的重要標準。如果報刊亭銷量越多,證明讀者群體越大越穩固,那么雜志的影響力也就越大。與此同時,帶來的是
印后加工中EB光油和UV光油的性能比較膠印機:機器的安裝調試印后加工 無膠覆膜技術的特點“海馬”逼近 明后天廣深線城際動車全部停運版污7個原因4個解決辦法,全都在這!Photoshop路徑工具中運算屬性的妙用色彩印刷行業更能在市場立足的必由之路關于我國數字印刷流程使用的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