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也稱為增材制造,與傳統減材制造相比,無需原胚和模具,就能直接根據計算機圖形數據,通過增加材料的方法生成任何形狀的物體,簡化產品的制造程序,縮短產品的研制周期,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工業4.0背景下的3d打印技術定位:軟性制造+個性化定制
“工業4.0”概念的興起,在商業模式上標志著“硬制造”向“軟制造”的升級、在生產方式上標志著“大規模生產”向“個性化定制”的升級。3d打印技術, 是完全具備軟性制造和個性化定制雙重優勢的專用技術,代表了生產力的革命和生產工具的革新,作為工業4.0中實現“智能生產、“智能工廠”和“智能物流”的三大核心主題的關鍵技術,集合大規模生產和手工生產的特點,實現生產的又快、又好、又便宜,代表了未來智能制造的方向。
政策護航下,美德雙雄并立、日本跟隨、中國后起
據研究預測,2015年全球3d打印規模將突破50億美元,并且此后繼續維持近 20.5%增長率,2020年市場規模將到百億美元。我國3d打印市場約40億元人民幣, 預計在2016年將突破百億人民幣,巨大的市場潛力等待挖掘。就3d打印機的數量來看,美國占據全球的40%,德國和日本分別占據10%,中國占據8.5%。
3d打印行業發展初期,政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偨Y國外3d打印產業的發展舉措我們可總結為以下幾點:1)成立3d打印產業研究聯盟;2)政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大研發投入;3)研究機構與企業雙軌運行,互為補充,互為驅動。我國關于發展3d打印的產業政策基本定位:政策扶持、搶占制高點和產業培育。
各路資本紛至沓來,積極布局3d打印產業鏈
自3d打印產業興起以來,各路資本紛至沓來,積極布局3d打印產業鏈,尤其是a股上市公司。我們認為上市公司布局3d產業的主要路徑包括:1)立足拓展3d 技術在不同領域內的應用,強化其在產業鏈中的角色。目前我國制造業正處于行業轉型升級期,要利用好這個機會,企業應敢于嘗試3d技術在原有領域的更新升級,拓展3d技術在更多領域的應用;2)以國際層面的產業化導向,重點布局工業領域。我國已有技術主要關注輕型3d設備的研發,而對工業用途的機型缺乏長遠的規劃,而3d打印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和主戰場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中國噴墨印刷市場將迎來全新發展期UV數字化噴墨打印技術滿足了個性化打印需求UV光油層燙印需要注意什么戴爾1135n高容量硒鼓在油墨里養魚,你信嗎?書刊印刷廠怎樣提高設備利用率瓦楞紙板耐破度如何測定?新款FA柔版印刷機將亮相Labelexpo Europe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