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產手機低價銷售卻銷量不如人意,利潤微薄是不爭的事實。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千元機漲價是手機廠商更加理性的表現。盡管我們并不清楚漲價100元后千元機能否盈利,但手機廠商漲價背后,是手機廠商不愿意再虧損的想法。這種轉變,是國產手機品牌走向良性競爭的一個良好開端。通過漲價,博得了消費者同情的同時,還能為下一步的漲價打下基礎。
早年間,火爆的房產市場折射出消費者買漲不買跌的怪異心理。同樣,在千元機市場,100元的漲幅并不高,并不會讓這些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望而卻步。相反,看似非常合理的漲價理由,會讓眾多的消費者“同情”手機廠商,近而刺激千元機的銷售。
一向虧本的千元機,忽然齊刷刷的漲價,因為現階段低價已經難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而漲價不失為一則新穎的刺激營銷策略。這瞬間就吸引了媒體的關注,一股漲價潮也在媒體的推動下形成。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漲價一定程度上會刺激消費者的心理。這樣一來,手機漲價就成為了一個變相的營銷。
國產手機漲價并非始于今年,早在2016年的時候,vivo推出了曲面屏的xplay6,將手機售價拉升至4000元的價格區間。而華為mate 9和金立m2017,都在漲價。與千元機漲價不同的是,vivo、華為和金立的漲價,本質就是營銷。
多年來,中、高端手機市場一直是三星和蘋果的天下。
vivo的xplay6在曲面屏上的創新,華為在商務方面的創新,都已經深得消費者的認可。只是,vivo、華為和金立們的高端手機,還需要在國際市場打開局面。所以vivo、華為和金立們的漲價,本質就是營銷,是為了讓國產手機品牌在高端市場扎根的營銷。
結語:不斷升級的價格戰,讓國產手機陷入了惡性競爭。尤其是千元機市場,國產智能手機的低谷曾下落至499元的價格區間。千元機漲價,預示著理性競爭時代的到來;所以看似精心包裝的漲價營銷大戲,本質是國產手機謀求突圍的積極之舉。
印刷工藝中改善印刷用水水質的處理方法神秘的印刷標簽用油墨2016年“亞太森博杯”秋季運動會開啟如何將多頁WORD文本導入CorelDraw天津事故或將影響紙制品等進出口業務新疆20多家圖文快印店抱團,聯合進購紙張頂順M-B1100S裱紙機國產膠印機下紙不齊問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