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備維護標準
1.1主機運轉系統的維護:維護內容包括清潔與潤滑。每周星期一對導膜輥及常溫下工作的軸承,滑塊,鏈條,手輪加注機油一次。每月月前對烘道內導膜輥軸承、鏈條加黃油(潤滑脂一次)。
1.2電器設備的維護:包括電控部級各執行電器平時應保持電器部位清潔干燥,走線安全可 靠,不可輕易折裝任何用電設施,如遇到電器事故,及時報告技術部。
1.3每月月前定期查看機器整體部位,看有無螺絲松動,并對松動部位加固。
問題解決:(凹印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
2.版污(拖墨)
2.1現象:印版滾筒上非圖文部分留下刮墨刀未刮凈的油墨,印刷時轉移到薄膜上,成為污跡。
2.2解決辦法
2.2.1降低印刷速度。
2.2.2調整刮墨刀角度,使其更陡。
2.2.3降低油墨粘度。
2.2.4調整溶劑,提高油墨干燥速度。
2.2.5檢查刮墨刀是否安裝平直,壓力是否均勻。
3.刮墨刀痕跡(刀絲)
3.1現象;刮墨刀未刮干凈的油墨在印版滾筒的非圖文部分拖成線狀污痕,轉移到薄膜上,也指刮墨刀缺痕造成的現象。
3.2解決辦法:
3.2.1過濾油墨,減少油墨的垃圾和大的顏料顆粒。
3.2.2抬刮墨刀或用筷子劃去壓在刀下的垃圾或大的顏料顆粒。
3.2.3檢查刮墨刀刀口是否有小缺口,用砂紙磨或更換。
3.2.4版滾表面粗糙,用砂紙打磨。
4.反印
4.1現象:前一色的油墨反印到后一色的印版上。
4.2解決辦法
4.2.1降低壓印滾筒的壓力。
4.2.2改進前一色油墨的附著性,提高油墨的干燥速度。
4.2.3降低后一色的粘度。
5.水紋狀
5.1現象:油墨呈現不均勻的印刷轉移斑紋。
5.2解決辦法:
5.2.1減少印版滾筒網穴深度。
5.2.2提高印刷速度。
5.2.3改變印版滾筒上網穴的角度。
5.2.4提高油墨粘度。
5.2.5修正印刷張力。
6.堵版
6.1現象:
6.1.1印刷過程中,印刷的油墨轉移率不斷減少。
6.1.2印刷結束后再開始生產時堵塞在版中的油墨無法溶解。
6.2 解決辦法
6.2.1刮墨刀放平。
6.2.2降低溶劑的揮發速度。
6.2.3降低油墨粘度。
6.2.4每次印刷結束應立即將印版滾筒清晰干凈。[next]
7.反粘
7.1現象:印刷后立即卷取,油墨與薄膜互相粘連,或者油墨沾到另一層薄膜的反面。
7.2 解決方法
7.2.1減少收卷張力。
7.2.2使油墨充分干燥。
7.2.3提高油墨的干燥速度。
7.2.4適當使用防粘劑。
8.自化
8.1現象:印刷后的油墨層呈現自化現象。
8.2解決辦法
8.2.1降低車間空氣溫度。
8.2.2提高印刷機干燥能力,進行迅速而徹底的干燥。
9.橡膠輥垃圾
9.1現象:印刷中出現有規律的圖文印刷不全現象。
9.2解決辦法
9.2.1檢查橡膠輥上是否有小薄膜等小垃圾。
9.2.2檢查橡膠輥是否表面有損傷。
10.色差
10.1現象;印刷過程中,卷與卷之間出現顏色差異現象。
10.2解決辦法
10.2.1嚴格控制好油墨的粘度,保持穩定一致。
10.2.2保證每次配墨配比一致,顏色穩定。
10.2.3防止層次版因堵版引起色差。
10.2.4印刷速度穩定。
10.2.5刮墨刀角度穩定。
10.2.6防止舊油墨使用不當引起色差。
11.套印不準
11.1現象:印刷品的縱向或橫向錯位,使印刷品圖文模糊。
11.2解決辦法
11.2.1防止引力設定不當引起的套印不準,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11.2.2防止導輥過臟引起的套印不準,清潔各機組導輥。
11.2.3隨時對橫向進行調整。
11.2.4檢查印刷版滾筒及橡膠輥是否跳動。
11.2.5因薄膜的質量問題引起(如松緊邊喇叭口等),更換薄膜。[next]
12.尺寸偏差
12.1現象:印出后的印刷品與實際要求的尺寸不一致。
12.2解決辦法
12.2.1適當調整印刷張力。
12.2.2防止溫度設定不當造成尺寸偏差。
13. 工藝操作步驟:
涂布凹印工藝操作如下:
13.1原材料的準備。接到生產工程單后,按產品規格,數量,領取原材料。根據產品的色樣準備好性能相匹配的油墨和適量的輔助劑。投印前應對油墨的種類,數量事先調配好。
13.2版輥的安裝,根據工藝單要求選用正確的版滾裝好。如果是印刷多色產品,還需注意版輥的左右面,按照印刷色序將印輥分別裝在各個單元。
“表印”彩色印刷色序一般為;白→黃→紅→青→黑。
“里印”彩色印刷色序一般為:黑→青→紅→黃→白。
13.3選擇與版輥相符合的膠輥,刮墨刀安裝。
13.4開機試印。慢速,開空機試運轉查看機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將卷材裝上開卷軸,注意使薄膜的處理面向印刷面,調整張力。檢查刮墨刀是否能刮墨均勻無圖案處是否刮干凈。
13.4. 1干燥溫度的調節,油墨的干燥快慢除受溶劑本身的揮發速度影響外,主要由烘箱內熱風溫度的高低來決定,一般講,機速快,墨層厚,環境溫度低,濕度高,溶劑揮發速度慢時,干燥溫度應調整略高些。溫度調整的原則是在保證印刷品充分干燥的前提下,干燥溫度盡量低。
13. 4. 2印刷壓力的調節。使壓印滾筒與印刷滾筒間產生印刷壓力,壓力大小以能夠即出清晰的圖文為準。
13. 4. 3張力調節。張力調節應考慮下列因素:
13. 4. 4薄膜的種類及伸縮率,例如bopp伸縮率大,張力應小些;pe伸縮率小,張力應適當加大。
13. 4. 5薄膜的厚度及質量。薄膜較厚時張力可適當加大些;薄膜的兩邊松緊不一致時,可適當加大張力。
13. 4. 6干燥箱溫度。在環境溫度提高時,薄膜易拉伸,可相應降低張力。
14.正式開機
18.1收卷,收卷不宜過緊,防止產品變形,粘臟。一般以產品收卷整齊豎放時卷芯不滑動為準。
18.2對產品質量檢查。(對照產品質量標準)
印版滾筒上非圖文部分留下刮墨刀未刮凈的油墨,印刷時轉移到薄膜上,成為污跡。
噴墨數碼印刷實際應用市場如何?淘寶貢獻快遞行業包裹量近六成廉價酒換包裝冒充高檔酒出售太陽能鋁型材閱報欄燈箱為什么受歡迎?膠印紫外線油墨的組成及應用ETI機組式柔印機的特點互聯網金融轉用銀行通道小額支付不受新規影響!日本開發出“三維曲面印刷電路技術”